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雷达回波在台风路径分析中的应用 雷达信号波形有哪几种
更新时间:2024-06-18 13:48:10

  导语:雷达回波在台风路径分析中的应用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领域,它利用雷达技术获取的数据为台风路径的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在气象领域,雷达作为一种主动式探测设备,能够实时获取大气中的降水粒子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即雷达回波。这些回波信息包含了大量关于降水粒子的分布、强度以及运动状态等关键信息,对于台风路径的分析和预测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下面就一起去看看雷达信号波形有哪几种吧!

  雷达回波在台风路径分析中的应用

  雷达回波,与卫星云图基本一致,它所反映台风回波特征也基本相同。然而,当台风进入雷达站观测范围之内时,具有加密观测的优势,对台风短期内,尤其是超短期内(0~6小时),台风路径变化能及时提供较可靠资料,在台风路径预报中有重要作用。

  汕头雷达站,据雷达回波结构特征,将所有台风个例分为5类路径。这就是:登陆粤东类,台风中心在珠江口以东的粤东沿海登陆;西行类,台风中心在珠江以西的粤西沿海(包括海南省)到越南登陆;登陆福建类,包括整个福建沿海;海上消亡类,在雷达探测范围内的海域内消失;海上转向类,在雷达观测的海域内转向。

  粤东登陆类本类分A、B型。A型是偏东路径型,即台风中心从测站150度方位以东进入600千米测距图内。该型模型外辐合带及螺旋雨带两头的方位走向,在向西北移动过程中,螺旋雨带略有逆转,外辐合带靠近海岸时,常与海岸线平行,其余时间基本上保持东北一西南走向。

  B型是偏西路径型,即台风中心从测站150度方位以西进入600km测距圈的。随着台风中心的移动,外辐合带和螺旋雨带都有明显的呈气旋式旋转现象。旋转角度分别为30°和90°。

  西行类本类分A、B、C三型。A型为西北路径,随着台风中心的移动,外辐合带和螺旋雨带都有明显的呈气旋式转动现象,转动角度分别为45°和105°。

  B型为偏西路径型。随着台风中心的移动,外辐合带和螺旋雨带呈气旋式转动均约60°。C型为偏西转西北路径型。台风在移动过程中,外辐合带和螺旋雨带呈气旋式转动角度分别为60°和120°。

  福建登陆类本类分A、B两型。A型为西进路径型。西太平洋台风向西穿过台湾省或其北部海面在福建沿海登陆。随着台风的西进,外辐合带和螺旋雨带的呈气旋式转动,转角小于30°,B型为北上路径型。西北太平洋或南海台风从南海东北部北上登陆福建省中南部沿海。螺旋雨带随着台风中心北上,呈气旋式转动120°以上。

  海上消失类本类分A、B两型。A型螺旋雨带逐渐萎缩断裂,回波高度明显降低,路径摇摆不定,最后溃不成带而消亡。

  B型为台风向北移动过程中,由于冷空气侵入台风后,螺旋雨带消散,变成为带有絮状结构的静止回波,海上转向类转向前,有较典型的螺旋雨带,并逐渐减速。转向过程中,回波带萎缩破裂,回波单体排列紊乱,回波顶高度降低,眼区常变形。转向后,回波单体又重新排列成比较明显的螺旋雨带,回波顶重新发展升高,移速加快。

  应用雷达回波结构,判断台风登陆地段台前热雷雨回波区即未来台风登陆地点台前热雷雨区,常位于副热带高压西脊点边缘的不稳定地区,将热雷雨区与台风中心连线,连线与海岸线的扇形区,即台风中心未来可能的登陆地段,31例中,预报登陆地点误差平均为68km,最大误差300km,最小误差0km。其中预报登陆纬度偏高15次,偏低4次,12次准确无误,平均预报时效达36.6小时。

  例如,1973年7月14日20时,在闽、粤、赣交界处出现雷阵雨,按雷阵雨位置与当时7304台风中心连线形成的扇形,预报台风中心将在粤东的惠东一海丰之间沿海登陆。实况是17日10时左右7304台风中心在惠东县登陆,预报时效达62小时。

  食指状回波指示台风移向在正面登陆类和西行类台风中,有时台风南缘有食指状的回波,它与台风移向有一定关系。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