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结婚礼仪都包括什么 结婚礼仪有哪些讲究
更新时间:2024-06-26 11:12:27

  相信一定还有很多一部分的年轻小伙伴们对于婚礼当中的各项讲究礼仪不太了解吧,一直以来在我们中国安排策划婚礼就是一件需要去提前做好功课的事情,同时也是每一位小伙伴们的人生大事呢,不论每一个人都一定会认真的对待,而对于婚礼当中的各项礼仪内容,也有不少的年轻新人们表示不太了解,今天小编也是在这里为大家系统性的带来了一些最为常见的结婚礼仪内容哦,就简单看一下吧。

  一、结婚礼仪都包括什么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待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待竹筷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途中童谣要一路燃放礼炮。

  10、摸桔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为拿着桔子或苹果的孩子来迎接新人,新郎要请摸下桔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句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1、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筷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郎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3、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

  14、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要看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二、结婚礼仪有哪些讲究

  结婚礼仪有哪些1、入场步伐配合

  新郎与新娘在入场的时候,两人步伐要一致,两人迈腿的顺序也要一样,同时新郎的身体要比新娘靠前15公分左右。

  结婚礼仪有哪些2、新郎新娘挽手姿势

  新人在入场的时候,新郎应该轻轻握拳,把手放在肚子的部位。新娘挽着新郎的手肘位置,记住不能改变自己的姿势。

  结婚礼仪有哪些3、新娘捧花姿势

  新娘的拿捧花的时候,握花的那只手弯曲,轻轻握住捧花,然后将捧花放在肚脐的部位。

  结婚礼仪有哪些4、新郎新娘站姿

  新郎新娘站着的时候双腿应该呈八字形向里面靠拢,入场的时候走模特丁字步,昂后挺胸,目视前方。

  结婚礼仪有哪些5、致辞

  婚礼上一般都会有新人致辞这个环节,为了表示对宾客的尊重,在致辞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这是婚礼中比较严肃的一个仪式。

  结婚礼仪有哪些6、笑容

  新人们脸上应该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而不是刻意的笑。在婚礼之前新人们可以在家练习微笑,用一根筷子含在嘴里,然后嘴角上翘,把筷子拿掉后保持嘴型,这样就是笑脸了。这样多练习几次就可以笑得很自然了。

  结婚礼仪有哪些7、行礼

  新人们在行礼的时候应该弯腰15-30°,背部不能弯曲也不能突出下颌。如果新娘穿的是低胸婚纱的话,行礼的时候应该用手遮挡胸口防止走光。

  结婚礼仪有哪些8、敬酒

  婚礼中新人应该向每桌宾客敬酒,以此表示感谢他们的到来。在敬酒的时候站姿是男左女右面向宾客,新郎用左手,新娘用右手握住酒杯,记住手指头不能翘起来,这是很不雅观也很不礼貌的。

  三、结婚礼仪有哪些讲究

  1、尽量避开父母生辰

  父母的生辰,一般子女都会为他们庆祝贺寿,若选在同一时期内举办婚宴,即所谓“红红相冲”,会有一方的运气受损。

  2、避开三娘煞

  三娘煞是民间结婚择日所忌的日子,在每月农历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和廿七,这些日子都不宜结婚。

  3、避开农历的三、七、九月

  因为这三个月分别适逢“清明”、“盂兰”和“重公”,都属于中国传统的“鬼节”,不宜办喜事。

  4、避免属相冲突

  选定的结婚吉日最好不要和新郎新娘的属相有冲突,否则不太吉利。

  5、“正不娶,腊不定”

  中国民间流传着这句俗语,含义是正月不娶亲,腊月不定亲。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1 All Rights Reserved